旋風除塵器是由進氣管、排氣管、圓筒體、圓錐體和灰斗組成。旋風除塵器結構簡單,易于制造、安裝和維護管理,設備投資和操作費用都較低,已廣泛用于從氣流中分離固體和液體粒子,或從液體中分離固體粒子。
旋風除塵器分類:
①旋風除塵器,其筒體直徑較小,用來分離較細的粉塵,除塵效率在95%以上;
②大流量旋風除塵器,筒體直徑較大,用于處理很大的氣體流量,其除塵效率為50-80%以;
③通用型旋風除塵器,處理風量適中,因結構形式不同,除塵效率波動在70-85%之間,
④防爆型旋風除塵器,本身帶有防爆閥,具有防爆功能。
根據結構形式,可分為長錐體、圓筒體、擴散式、旁路型。
按組合、安裝情況分為內旋風除塵器、外旋風除塵器、立式與臥式以及單筒與多管旋風除塵器。
按氣流導入情況,氣流進入旋風除塵后的流路路線,以及帶二次風的形式可概括地分為以下兩種:
①切流反轉式旋風除塵器②軸流式旋風除塵器
旋風除塵器準備工作:
1、檢查各連接部位是否連接牢固。
2、檢查除塵器與煙道,除塵器與灰斗,灰斗與排灰裝置、輸灰裝置等結合部的密閉性,消除漏灰、 漏氣現象。
3、關小擋板閥,啟動通風機、無異?,F象后逐漸啟動。
技術要求
1、注意易磨損部位如外筒內壁的變化。
2、含塵氣體溫度變化或濕度降低時注意粉塵的附著、堵塞和腐蝕現象。
3、注意壓差變化和排出煙色狀況。因為磨損和腐蝕會使除塵器穿孔和導致粉塵排放,于是除塵效 率下降、排氣煙色惡化、壓差發生變化。
4、注意旋風除塵器各部位的氣密性,檢查旋風筒氣體流量和集塵濃度的變化。
旋風式除塵器運行參數主要包括:除塵器入口氣流速度,處理氣體的溫度和含塵氣體的入口質量濃度等。
1)入口氣流速度。對于尺寸的旋風式除塵器,入口氣流速度增大不僅處理氣量可提高,還可有效地提高分離效率,但壓降也隨之增大。當入口氣流速度提高到某一數值后,分離效率可能隨之下降,磨損加劇,除塵器使用壽命縮短,因此入口氣流速度應控制在18~23m/s范圍內。
2)處理氣體的溫度。因為氣體溫度升高,其粘度變大,使粉塵粒子受到的向心力加大,于是分離效率會下降。所以高溫條件下運行的除塵器應有較大的入口氣流速度和較小的截面流速。
3)含塵氣體的入口質量濃度。濃度高時大顆粒粉塵對小顆粒粉塵有明顯的攜帶作用,表現為分離效率提高。
旋風除塵器維護:
旋風式除塵器一旦漏風將嚴重影響除塵效果。據估算,除塵器下錐體處漏風1%時除塵效率將下降5%;漏風5%時除塵效率將下降30%。旋風式除塵器漏風有三種部位:進出口連接法蘭處、除塵器本體和卸灰裝置。引起漏風的原因如下:
1)連接法蘭處的漏風主要是螺栓沒有擰緊、墊片厚薄不均勻、法蘭面不平整等引起的。
2)除塵器本體漏風的主要原因是磨損,特別是下錐體。據使用經驗,當氣體含塵質量濃度_過10g/m3時,在不到100天時間里可以磨壞3mm的鋼板。
3)卸灰裝置漏風的主要原因是機械自動式(如重錘式)卸灰閥密封性差。
預防關鍵部位磨損
影響關鍵部磨損的因素有負荷、氣流速度、粉塵顆粒,磨損的部位有殼體、圓錐體和排塵口等。防止磨損的技術措施包括:
1)防止排塵口堵塞。主要方法是選擇耐用卸灰閥,使用中加強對卸灰閥的調整和檢修。
2)防止過多的氣體倒流入排灰口。使用的卸灰閥要嚴密,配重得當。
3)經常檢查除塵器有無因磨損而漏氣的現象,以便及時采取措施予以處理。
4)在粉塵顆粒沖擊部位,使用可以更換的抗磨板或增加耐磨層。
5)盡量減少焊縫和接頭,要將有的焊縫應磨平,法蘭止口及墊片的內徑相同且保持良好的對中性。
6)除塵器壁面處的氣流切向速度和入口氣流速度應保持在臨界范圍以內。
避免粉塵堵塞和積灰
旋風式除塵器的堵塞和積灰主要發生在排塵口附近,其次發生在進排氣的管道里。
1)排塵口堵塞及預防措施。引起排塵口堵塞通常有兩個原因:一是大塊物料或雜物(如刨花、木片、塑料袋、碎紙、破布等)滯留在排塵口,之后粉塵在其周圍聚積;二是灰斗內灰塵堆積過多,未能及時排出。預防排塵口堵塞的措施有:在吸氣口增加一柵網;在排塵口上部增加手掏孔(孔蓋加墊片并涂密封膏)。
2)進排氣口堵塞及其預防措施。進排氣口堵塞現象多是設計不當造成的——進排氣口略有粗糙直角、斜角等_會形成粉塵的粘附、加厚,直至堵塞。